价格走势:8月玻璃期货主力合约(FG0)报1232元/吨,较前日上涨1.07%,但现货市场仍承压,湖北5mm浮法玻璃价格约1190元/吨,多地企业下调出厂价40-90元/吨。
企业盈利下滑:信义玻璃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59.6%,南玻A净利率跌至0.99%,行业整体受浮法玻璃价格下跌拖累。
库存压力:全国浮法玻璃库存天数升至31.3天,8月或再度累库,企业或降价促销。
供应端:全国浮法玻璃日产量15.96万吨,同比降5.94%,产能利用率79.78%,华南新增产能加剧竞争。
需求端:地产竣工放缓致建筑玻璃需求同比降6%-8%,但新能源汽车支撑汽车玻璃业务,光伏玻璃受新能源政策驱动增长。
智能玻璃:电致变色玻璃可减少建筑能耗25%,应用于商业建筑及智能座舱;光伏玻璃技术升级,超薄玻璃透光率提升。
新材料突破:威海中玻量产透光率仅6.7%的隐私黑玻,漳州旗滨金茶玻璃成品率达93.87%,热耗降低。
绿色转型:节能玻璃(Low-E、中空玻璃)需求增长,全球市场规模2029年预计达1800亿元;废玻璃回收技术突破,单吨减排显著。
光伏玻璃:双面组件渗透率提升,头部企业加速出海(如阿联酋建厂),预计2030年市场份额达18%。
信义玻璃:斥资4973万港元回购股份,释放市场信心。
海控特玻:获以色列SII认证,打开中东高端市场。
泰合源光伏玻璃项目:原料车间预计8月中旬封顶,年产能150万吨。
总结:短期行业仍面临供需双弱压力,但光伏、汽车玻璃及绿色技术(如智能调光、节能镀膜)将成为长期增长点,企业需加速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。